2019年到2022年间,银川热电公司电力交易中心副组长王鸣凯透露,公司碳配额结余量达到了272万吨,而在2021年,公司通过碳配额交易实现了170万吨的交易量,并从中获得了7152万元的收益。
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近期大力推进了机组“三改联动”项目,累计投资3.9亿元,成功实施了包括“低压缸零出力”、余热回收以及电锅炉调峰在内的多项技术改造。这些改造使得机组的热效率从原先的37%提升至53%,在供热期间,供电煤耗相比改造前最高减少了每千瓦时50克,年节约标准煤量达到6.23万吨,同时实现了减少碳排放11.32万吨的成果。该公司投资了2亿元用于环保升级,成功使4台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11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356吨、烟尘排放量1612吨,并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0万吨。
王鸣凯指出,通过节能减排措施,企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利润和企业碳排放权收益也有所提升。得益于这些努力,2022年,公司荣获了“银川卫士”生态环境保护基金颁发的50万元奖励资金。
银川市于2022年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改革举措,成功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完成了首笔大宗协议交易,标志着全区大宗碳配额交易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银川市已成功完成碳排放权配额交易15次,累计交易量达到了220万吨,交易额累计为9304.5万元。这是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佳在介绍相关情况时所说的。
银川市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指引,积极开拓创新,推动碳排放权交易体制的改革。在能源碳排放管理上,实施“加减乘除”策略,即在新能源应用上增加投入,在减排措施上减少排放,在提升能源效率上运用乘法效应,以及在煤炭清洁利用上实施除法策略。
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通过优化锅炉制粉和燃烧系统,有效降低了燃煤消耗和机组热源损耗,每年可节省标准煤大约16850吨,成功地将生产技术和环保优势转化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银川市率先构建了“三个清单”体系,包括制定完善了涵盖六个方面的20项改革任务清单,为改革进程绘制了详细的“作战图”和“任务书”;同时,编制了排放企业清单,对2015年至2020年的历史碳排放源进行了详尽的测算和调查,全面掌握了五大领域的碳排放状况,并建立了历史碳排放数据库,确定了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持续进行动态更新;此外,还建立了交易账户清单,对发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关键排放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了规范管理,完成了重点排放企业的摸底调查,将12家火电企业、2家水泥企业和1家石化企业纳入统一管理,并促使15家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开设账户,获得了交易资格。
李佳指出,控制一次能源消耗总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为达此目的,银川市实施了节能技术的革新、科学用电策略等多种举措,不断促进产业向绿色方向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绿色成分。银川市始终坚持节能改造工作,并积极倡导企业采纳先进的低碳管理手段和技术,确保对碳排放实现全过程的严密控制。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通过提升锅炉制粉及燃烧系统的效率,成功降低了燃煤消耗和机组热源损耗,每年可节省标准煤大约16850吨,进而将生产技术和环保优势转化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持续完善结构布局,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稳健推进太阳能的开发与应用,协同推进风能的综合利用,同时,加快推进多个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进程,特别是要着力推进灵武市五个老旧风电场的“以大换小”改造试点工作。银川市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碳排放权改革举措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项目紧密融合,通过构建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并在低碳经济、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等六个领域全面推进,致力于实现污染物减排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银川市着力加强技术支持,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以及氢能等全产业链条,致力于实现零碳技术的突破。同时,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攻关,以此推动技术进步,使其成为达成“双碳”目标的核心驱动力。加强金融扶持力度WG娱乐官网入口,促使金融机构针对碳排放权开发金融类产品,同时积极研究并构建碳排放权改革相关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并设立了“银川卫士”基金。同时,银川市利用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优势,设立了银川市“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专家资源构建了研究团队,为深化改革的持续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目前已有20位专家加入。
在推动碳排放改革的过程中,银川市充分利用其发展、经验和技术的优势,积极进行能改之事,致力于银川市所需之举,迅速淘汰那些高耗低效的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为达成“双碳”目标贡献了坚实的力量,并努力成为节能减排领域的先锋。银川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学峰如是表示。(记者 杨超 王晓龙 撰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