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报道,位于城市热闹地带的住宅,其每平方米的售价竟然低至两千至三千元?近期,哈市出现了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为名擅自加盖的违法建筑,这些价格低廉的房屋悄然上市,与市场每平方米七八千元的高房价相比,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追捧。然而,购房者却无法获得产权证明,许多人四处求助却无门可入,陷入纠纷。此外,原住居民对加层建筑的安全性表示担忧WG娱乐官网入口,由于缺乏职能部门的审批,这些建筑的加层部分安全质量无人监管,一旦发生地基沉降或大楼开裂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目前监管领域尚属空白,景阳街209号院落、省建公司住宅区以及文林电力小区等地的加层建筑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且销售情况十分火爆。
市民质疑——旧楼加层到底为“节能”还是为卖房?
原本以为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小区的居住环境,增强住宅的保温效果,然而,直到物业和开发商公布了一则公告,景阳街209号院的居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次节能改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房产销售!张先生,大院里的居民,向记者透露,去年十月,小区的物业管理方哈尔滨富生物业供热管理公司向住户发布了通告。通告中提到,根据哈尔滨市政府发布的有关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相关文件,为了解决小区存在的渗雨、透风等问题,决定引入奔赛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此次改造所需的资金,将通过顶层接层转让所得的费用来支付。当时众多居民持反对意见,他们强烈要求对方提供政府审批的相关文件。然而,对方以手续正在办理中为由进行推脱。经过一番协商,开发商最终同意居民可以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格优先购买新增楼层房产,这一条件得到了部分居民的支持,施工得以继续。
改造工程逐步深入,开发商却突然宣布出售房产。我们走访了相关部门,发现这里并非政府主导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连审批文件都无处可寻。起初,他们声称拥有合法的施工许可,我们居民才同意实施节能改造。如今工程即将完工,然而审批文件却迟迟未至,这样的房子谁敢购买呢?小区居民如此表示。如今,居民们目睹了旧楼加盖新层以及楼体上日益增多的裂缝,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居住的旧楼的安全状况,而对于未经批准的节能改造工程,其最终的质量究竟如何,仍旧是个未解之谜。
22日,记者与居民共同联系了哈尔滨富生物业供热管理公司的李经理,对方透露相关手续正在道外区建设局办理,并期望欠款居民尽快全额缴纳房屋款项。对此,道外区城建局局长库志强指出,进行建筑节能改造时,是不准许审批“加层房”的,而且该局并未对景阳街209号院落的节能改造项目予以审批。
记者调查——办不了产权安全质量难保
近期,记者在实地探访中发现,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为名,在老旧楼顶增建房屋的行为愈发频繁。这种做法因其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开发商的加入;同时,由于售价相对低廉,也吸引了众多市民争相购买。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健康路的省建公司住宅项目,已启动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其中不少“加层房”已被抢购一空,其价格大约在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
这个价格比市面上同类房产低出三分之二,如此优惠,谁又能不动心呢?何况它还是政府大力推广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即便手续尚未完备,也应当抢先预定,以免错过良机。去年年底,吴敏市民通过朋友购置了位于哈市香坊区王兆新村周边的一套经过建筑节能改造的“加层房”,其单价仅为每平方米2680元。卖家提供了改造方案及国家相关资质证明,然而,即便吴敏已全额付款入住,也仅拿到了三联单。至于哈市房产部门对此的回应则是,该房屋的三联单不符合产权登记的要求,亦无法用于房屋所有权的变更手续。从哈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传来消息,办理产权需经过规划、建设等部门办理一系列手续并完成备案程序。然而,目前收到的咨询中,涉及的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多是在原有建筑上加建一层新房,并以此作为商品房进行销售,这种做法尚属新颖。由于哈市尚未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这类项目根本无法办理产权。
在哈市南岗区文林电力小区,大部分居民对既有建筑的节能加层改造持反对态度,然而施工方却执意推进工程。尽管遭到了众多居民的强烈抵制,开发商仍旧擅自开始了施工。到了22日,记者实地探访小区时发现,该小区楼顶的加层建筑已初见雏形。宋先生向记者透露,在老旧房屋之上再加建一层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居民们对此持反对态度。据悉,文林电力小区的居民们已多次通过市长公开电话 向市长反映,指出哈尔滨坤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小区内擅自加盖一层的问题。目前,调查结果显示该工程并未获得相应的审批许可,相关部门已发出督办处理通知,并将此事交由南岗区进行处理。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孔主任针对市民对老旧建筑加层安全性的顾虑作出回应,强调在旧楼加层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技术标准。这是因为每一栋老旧建筑都设定了“预留承载力”的参数,若超出这一参数,便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此外,对旧楼进行增层施工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以及相关部门的批准来保障其安全性;然而,楼房的预留承载能力并未充分考虑到,若强行增建一层,必将对整栋建筑造成损害,诸如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等问题将不可避免。
哈尔滨市于2008年正式颁布了关于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实施方案。依据该方案,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需与旧住宅区的整治工作相结合,对那些具有保留意义且符合标准的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措施的实施、立面装饰的改善以及庭院环境的综合整治。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通俗来讲,就是为老旧房屋增添“外衣”和“帽子”:通过在外墙添加保温层、对居民楼顶进行保温处理、更换不保温的单元门和窗户以及改造供热系统。这样的改造能够使旧建筑的能耗降低50%,而且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地域特色进行整饰和修缮,不仅可以美化景观环境,更重要的是,还能解决老旧房屋楼顶居民漏雨的问题。
监管空白——“加层房”狂售无人管
哈尔滨市所面临的“加层房”现象,相关部门作出说明,这或许是因为开发商假借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旗号,擅自设立名目,误导民众,通过加层手段,私自进行违规建设。此类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正常流程,而且与哈尔滨市政府出台的旨在惠及民众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初衷相悖。市民对此亦表示疑虑:既然已经明令禁止在既有建筑上进行节能改造后增加楼层,那么为何市场上此类“加层房”项目依旧如此热门,而且竟然没有人进行干预?
关于“加层房”这类房屋的建造计划,市规划局早已将审批权下放至各区。记者向道里、道外、香坊等区域的规划局进行了咨询,得到的反馈是,在考虑既有建筑的安全等多重因素后,“加层房”的审批一直被严格拒绝。至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则由负责牵头协调的部门来处理建设事宜,相关管理权限并不属于规划部门。
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由政府牵头主导,其基本原则是严格禁止新增建筑层高,并且所有相关审批流程必须由他们牵头,在多个部门间进行联合签署后才能执行。目前,本年度的实施方案及其适用范围正处于联合签署阶段,因此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单位获得审批。该部门仅仅是负责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执行者,承担着审核相关手续的审批以及工程质量的监管等工作。然而,由于并未获得管理这项事务的授权,因此出现了冒用其名义建设“加层房”并出售的现象,他们对此并无管理权。另外,记者还采访了哈尔滨市城市违章建筑清查的相关执法责任单位,各部门均表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主体并非他们,因此管理权限也不属于他们。
徐建华市人大代表对此观点明确,他指出,建筑节能改造理应受到肯定,然而,由于哈尔滨市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导致假冒行为猖獗,监管领域出现空白。徐建华提出,为确保民众权益,哈尔滨市政府需指定具体负责机构,对违规加盖建筑行为进行彻底整治。此外,他还期望政府能明确指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具体区域和具体小区名称,以此警示市民和相关机构,切勿购买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房产,以防上当受骗。黑龙江金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思远指出,有人未经批准,擅自利用市政府旧楼改造项目,在居民楼上加建楼层并对外销售。由于这些新建房屋缺乏合法的审批手续,购房者的房屋所有权登记将无法进行。若购房者在交易过程中并无过失,则其有权向房屋的卖方索要赔偿并追回已支付的购房款项;同时,为了防止类似的不法行为再次上演,购房者可以向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举报,并请求对房屋的卖方实施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