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刘姗
嘉峪关索通公司是由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酒钢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在2024年12月,该公司成功对8号和10号煅烧炉进行了节能改造,这一举措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幅超过20%。此外,该改造每年预计可节约标准煤约3000吨,并有效减少了超过8000吨的碳排放。
4月25日夜晚,甘肃省委宣传部牵头举办的“增强信心,展望发展——2025年经济工作专题报道”采访活动抵达了嘉峪关索通公司。此次活动旨在深入采访,了解嘉峪关市如何激励工业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并探索实现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嘉峪关市得名于关隘,因矿产企业而兴起,又因企业而设立城市,它的成长伴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逐渐演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旅游城市。
嘉峪关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甘肃省内关键的资深工业基地,其拥有千万吨级的优质钢铁产能、120万吨的不锈钢产量、170万吨的电解铝生产能力,以及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能力。这里已构建起一个以冶金工业为核心,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化工、新型建材和食品酿造等行业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
嘉峪关工业园区(高新区)荣膺首批国家级低碳试点园区称号,且已连续12年被评为全省最杰出的开发区,其中嘉西光伏产业园更是被纳入甘肃省七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的行列。国家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六大能源网络贯穿园区,周边地区汇聚了众多科研军工单位及大中型企业,成为甘肃西部地区生产要素最为丰富、最为活跃的地带。
丰富的工业要素汇聚成产业集聚区,嘉峪关的工业企业致力于实现绿色和低碳的发展目标。
嘉峪关索通公司生产的预焙阳极,具有高密度、高强度、优异的导电性能和低能耗的特点。这些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来自石化炼油厂的副产品石油焦和焦化厂的副产品煤沥青,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再利用。
2022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导向下,嘉峪关索通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投入了高达110亿元巨资,致力于打造嘉峪关索通低碳产业园。该产业园内,甘肃索通盛源碳材料有限公司正全力推进年产20万吨锂电池高端负极材料及配套项目的生产工作,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以及储能设备等新能源领域。
嘉峪关索通公司致力于以新能源推动低碳生活方式,公司不断推进节能减排的改造工程。去年,公司成功完成了8号和10号煅烧炉的节能改造项目。在项目中WG娱乐官网入口,公司整体拆除了两台老旧的顺流式煅烧炉及其相关配件,随后进行了新炉体的砌筑,并安装了相应的附属部件。同时,拆除了64件旧的冷却水套及其附件,并安装了新的水套及附件。此外,还安装了煅烧炉的测温测压装置和炉面加料设备,并引入了挥发分大道自动吹扫系统。通过对煅烧炉附属设备进行三化改造,这些举措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促进铝业供应链向绿色方向发展,激发了对本地设备维修和技术支持等职业岗位的需求上升,从而为地区的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提供了新的动力。
嘉峪关索通公司煅烧车间负责人王长鑫指出,节能减排、打造绿色工厂始终是他们企业的核心宗旨。自企业建设伊始,他们便投入了先进的发电设备,充分利用车间热源进行发电,从而实现了工厂电力需求的75%。